不知觉中,你已经被“卖”了

时间:2021-02-18 10:42来源:未知 作者:中博IT教育

坐在办公室里,每天电话都要响若干次,有多少电话是家人、熟人打给你的?马上打开通话记录翻一下有名字的是十分之一?还是八分之一?早晨小编随手一翻,最近三天,我的比例是
坐在办公室里,每天电话都要响若干次,有多少电话是家人、熟人打给你的?马上打开通话记录翻一下有名字的是十分之一?还是八分之一?早晨小编随手一翻,最近三天,我的比例是十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你家儿子多大了, 要不要学英语;你买了几套房子,要不要卖;你在某某公司工作,要不要参会;你的车险快到期了,要不要换个保险……
 
每天忙得喘不过气来,你的宝贵时间,还要承受着陌生人的暴力占有。你的隐私还在被人以上帝视野窥探。呕!买嘎den——!……(此处省略国骂若干字)
 
问题来了!我们的隐私信息是怎么被泄露出去的呢?答案:太多了!
 
答案一:工作生活中留下的线上、线下信息
 
先说线下
 
比如,你去某单位办公室,保安一拦交给你一本格子纸,填吧。身份证号码、姓名、手机号,一应俱全。
 
你去买房买车,自己、家人的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甚至银行卡号,都得如数上交。
 
你去办信用卡、会员卡、购物卡……各种卡。你的个人信息或多或少都要被扒掉一层。填完的那些格子纸去哪了呢?天知道。
 
再说说线上
 
常见的网站会员注册,现在随便访问个资源网站,就让你注册填写个人信息。很多小平台网站,安全性及管理措施都很不到位。一不小心你就填了,然后你的隐私也就放进了别人口袋。过段时间,就发现,自己接到的陌生电话越来越多了。为什么泄露得这么快?往下看。
 
凡是有钱出没的地方,就必然会有人铤而走险。
 
比如比特币,现在的价格就是水涨船高价格。这几十万条信息,对于某些岗位的人来说可以0成本获得。所以你的信息泄露的速度,取决于他们急于违法变现的速度。
 
 
答案二:手机APP的“吸星大法”
 
在收集信息这方面,手机APP绝对是“任我行”的段位,比蚂蝗还厉害。用户呢,处于“东方不败”的状态。画风是这样的:
 
比东方不败还惨点的是,她被吸了血还知道疼,你被吸了“隐私”,自己连一点感觉都没有。所以,对于APP经常会提出的这些“非分之想”可要当心了,对于不常用不知名的APP,一定要慎重。
 
答案三:诱人的馅饼(陷阱)——免费WIFI
 
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是信息安全藏污纳垢的地方。因为免费,所以用的人多;因为接入容易,别人想攻击你,也更方便。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信息化的贼最容易出没的地方就是提供免费WIFI的场所。因为是免费的,安全性,当然商家也不会在乎。你既然想省钱了,还挑剔什么安全性?
 
当然,有时候贼也可以自己弄个免费WIFI,引你上钩。免费的馅饼味道通常好不哪去,还是明码标价的,更靠谱一些。
 
答案四:好奇害死猫之——陌生信息
 
我们的手机上,偶尔会收到一些陌生短信,诱惑的内容,有时还带个网址链接;我们的微信上有时也会被一些不认识的“好友”,发来一些动人的消息,等你点击。手机上网,也经常有大胸美腿勾引你打开下级页面。这个时候要注意了:
 
在科学研究方面,好奇心越强越好;在安全方面,好奇心还是越少越好。好奇害死猫是老话,但老话往往有深刻的道理。
 
答案五:晒朋友圈等于裸泳?
 
我们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太愿意晒朋友圈了。因为微信朋友圈里围观的,早已超出了“朋友”的范围。当然更有一点,你们可能没有注意到:
 
晒了娃,陌生人就知道你的娃大致年龄,男孩女孩,甚至在哪个幼儿园上学,平时一般谁接送。还是那句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晒了旅游照,某些人就知道你什么时间,在哪里,精确到具体位置。
 
晒了某票某券,别有用心的人就可能知道,你的车牌号,你的手机号,你的姓名,等个人信息。
 
晒了某次购物,某些人就知道你喜欢什么,消费水平如何,有什么爱好品位,然后,你懂的......
 
因此,晒圈当谨慎,不是不可以晒,要有安全意识,千万不要无脑的啥都晒,轻则被人笑话,重则造成损失。
 
答案六:致命绝杀“剪刀手”
 
小编我N年前,就被发小“圈子”暴力提醒过:拍照千万别比——剪刀手。因为那横竖是“二”。但是现在还是那么多人拍照爱比剪刀手。为什么不可以比剪刀手呢?
 
在某次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体验日活动上,专家通过实验展示:利用照片中的剪刀手,可以获得你的指模,提取你的指纹信息。通过专业工具,半个小时就能搞定。
 
现在智能手机的像素越来越高,你比个剪刀手就等于把指纹高清传播了。指纹是什么?指纹是钥匙,这个钥匙能开的东西越来越多,电子账户,电子钱包,银行APP……这比上面那些信息更有杀伤力!
 
那么说了这么多种信息被盗的可能,紧接着废话不多说,上解决办法:
 
1.工作生活中留下的线上、线下信息
对于线下的个人信息:能不留就不留,如果必须留,就尽量少留。比如,进大门登记,身份证和电话信息如果能选其一,当然留风险性更小的电话信息;能不留真名的就以某先生、某小姐代替;当然如果管得不严,你还可以把号码写错一位(这样有点不诚信,该不该用自行判断)。
 
至于线上信息,能用假名的尽量用假名吧。比如:网购就完全可以用小李飞刀,老王舞剑之类的代替真名。网购是人们频率最高的线上操作,用这个办法可以大大降低你的安全风险。
 
2. 手机APP的“吸星大法”
手机APP挑知名的用,不熟悉的APP不下载。如要下载,就到正规平台去操作。至于给它的权限,满足功能越小越好。不了解的APP一见到开放权限的要求,干脆卸载不用了。小编就这习惯。
 
3.诱人的馅饼(陷阱)——免费WIFI
这个简单,小便宜不占。手机流量费越来越便宜,信号质量还好。何必要省那几毛钱用那免费的?免费WIFI的质量不用多说了,就一个字:烂!
 
4. 好奇害死猫之——陌生信息
想想大师王林的下场。不熟的人发来的信息或陌生链接,说得天花烂坠也不要点,不要回复。防止误点,就火速加入黑名单。
 
5. 晒朋友圈等于裸泳?
朋友圈当然可以晒,控制一下权限啊。微信现在都有朋友圈“仅限三天”查看的权限设置。超过三天也没啥围观的必要了,还容易被人把你的信息扒个底掉。如果还担心安全性,把熟人朋友设置个组,晒圈时只给必要的朋友围观即可。
 
6. 致命绝杀“剪刀手”
拍照再比剪刀手时,提醒自己一下:不行!我又要犯“二”了。然后火速把手指收回。
 
安全无小事,希望说完以上这些能给您以帮助。
(责任编辑:中博IT教育)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06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