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三季度,据Manager Magazin报道,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团计划通过裁员等方式削减开支,此次裁员会令3万人失去工作。 而在去年,该集团已实行同样的裁员计划,辞掉1万名员工,
2020年第三季度,据Manager Magazin报道,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团计划通过裁员等方式削减开支,此次裁员会令3万人失去工作。
而在去年,该集团已实行同样的裁员计划,辞掉1万名员工,共削减14亿欧元。
除了戴姆勒集团之外,正式公布裁员计划的还有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该公司计划在2022年底之前裁员7000至9000人。
美国化工品牌陶氏公司也宣布将削减6%的人力成本,但没有披露具体的裁员数字。
投行高盛也宣布将裁员,据媒体报道,规模约400人。
此外,美国第二大炼油公司马拉松石油也于日前宣布,将在公司内展开广泛裁员,马拉松石油已经于8月起关闭加州和新墨西哥州的炼油厂,目前已经裁员800人。
这些报道,足以让原本就对未来惴惴不安的年轻人,如今更是脊背发凉、焦虑不已。
其实,在任何危机的情况下,总有人能够脱颖而出、风雨不动安如山。
在这个时代,不懂这3个原则的人,正在被加速淘汰。
韦特莱法则
如果通往成功的这件事大家都愿意去做,那么成功路上不是早就人满为患了?
这句话是起源于爱情公寓里面的一句话,有点搞笑,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在成功的路上已经淘汰了很多人。
当红演员赵丽颖一战成名之前已经跑了10年龙套;知名画家梵高一生中创作了860幅油画,直到死后才被赏识;知名央视主持人董卿每天睡前都坚持读书半小时才练就了舞台上的从容不迫;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连续被出版社拒稿15次,第16次才被接受……
什么是韦特莱法则?成功者所做的工作,是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去做的。 大多数人循规蹈矩,不敢冒险,他们每天重复着简单的生活,一生很难有太大的起色,直到临死也未尝过成功的滋味。
但其实,我们需要明白这个法则: 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竞争者少,事半功倍,容易成功; 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无人注目,专注工作,容易成功; 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需要勇气,持之以恒,容易成功。
大拇指法则
作家李尚龙写过一篇文章,提到大学时期他参加英语演讲比赛。
在进入赛场后,评委走来说:今年的赛制变了。
在此之前,比赛的逻辑很简单,演讲结束,评委和嘉宾开始打分,按照分数高低评判,每个人在出分之前,都不知道自己的名次。 可是那次,比赛规则全部变了。评委的面前,只有两盏灯,一盏叫作通过,另一盏叫作离开。
没有中间选项,没有待定,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那次比赛之后,他仔细观察了许多电视节目,几乎都变成这个模样,要么入选,要么淘汰。
观众看着简单,评委选得艰难,虽然形式各异,但是总体的趋势都变成了一个样子:Yes or no?I want you 或者I don’t want you。
他曾经问过一个电视人,为什么这么残忍,搞个待定让人舒服一点不行吗?非要这么残忍,搞得人下不了台?
电视人回复了一句话,让他永生难忘:“难道生活不就是这样残酷吗?”
什么是大拇指法则? 不做第一,就注定会被淘汰。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没有中间选项。
想要成为“大拇指”,就必须经历一番刻苦磨练,付出加倍的努力,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做到极致。
我们可以定期评估、反思自己的能力,在团队、行业中的位置: 你离一流人才还有多远?你在团队中排在前20%、前10%吗?5年后,这个行业会有什么变化,还存在吗?......
伪工作者
在豆瓣上有一个很火的帖子:“你做过哪些伪工作或者伪学习嘛?” 有人举了优衣库员工的例子。
优衣库有规定,在晚上关门之后,员工还要收拾卖场,把每一件衣服叠得一模一样,然后按照相同的间距间隔开来。
优衣库员工们每一天晚上辛辛苦苦,甚至加班加点,终于把卖场都收拾得整整齐齐。
但第二天一打开店门,只需半个小时,就会变成杂乱无章的模样。
于是,员工们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叠衣服,叠了乱,乱了叠,如此循环往复。
什么是伪工作者? 就是那些忙忙碌碌于低价值事务的工作者。
表面上看起来有5年、10年经验,但实际只是1年经验用了5年、10年的工作者,就是典型的伪工作者。
虽然忙忙碌碌,但工作成果很少,即便有,也是以低价值为主,同时个人能力处在低水平,缺少竞争力。
即便伪工作者一天到晚都在忙,也不免要被淘汰。
既然工作永远做不完,最好的工作方式是,永远做任务清单中最重要的前几项,不求做完,但求做精,做出效果。
《双城记》里有一句很出名的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其实,从来都没有糟糕的行业,被淘汰的,只是没有持续精进的你而已。
(责任编辑:中博IT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