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走到的地方,是眼睛能看到的前方

时间:2022-09-16 13:54来源:未知 作者:中博IT教育

之前,看到过一个记者在一家广东地区工厂的实地采访,一个7岁的男孩,被父母带到了打工所在的一家汕头的内衣工厂。自此,男孩的成长、学习和生活,就再也没跟内衣分开过,因为
之前,看到过一个记者在一家广东地区工厂的实地采访,一个7岁的男孩,被父母带到了打工所在的一家汕头的内衣工厂。自此,男孩的成长、学习和生活,就再也没跟内衣分开过,因为周围的人都是内衣厂的打工人及家属。
 
这样的环境下,男孩的学习成绩可以想象到,17岁的时候,因为不愿读书,男孩就像父母一样,成了内衣厂中的打工一员,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生活。像父母一样,每天在机器上重复着一样的动作。
 
每天的工作时间很紧张,但是单调、乏味、日复一日,感觉一眼就能望到头。原先感到读书无聊的男孩,现在感觉工作比学习更无聊,所以现在能想到的解闷方式就是玩手机刷视频。
 
看到这里,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孩子能见到的最大世面,就是父母的眼界,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父母能看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
 
 
还有一个关于14岁女孩的报道:父母为了让她早赚钱,就藏起了她的高中录取通知书,带着她去大城市打工。三年后,开始逼着她相亲,还私自收了男方的彩礼,逼着女孩结婚,不容她反抗,铁了心要把她嫁出去。女孩万般无奈下,向当地妇联举报了父母。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父母就是孩子的命运。父母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边界。这个十几岁的女孩,就是因为父母的短视,让她本应是读书学习的最好时光,却要远离教室,吃尽了社会的苦。
 
其实类似这样由于自己眼界和见识的浅薄,耽误了孩子一生的父母,生活中并不少见。
 
网上有人分享过这样的故事:家中独子,父母为了能天天看到他,就要求他留在当地上学,以后考当地的公务员。拗不过父母的他同意了,但最终无所作为,年近三十才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他的心酸,我们体会不到,但我们看得出,父母的眼界水平,成为了他的天花板。
 
 
有人说:“父母短视,孩子就是坐井观天的蛙;父母远见,孩子就能坐在天上观井。”父母的眼界,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真正为孩子着想的父母,不会因一己私利,去局限孩子的未来。
 
贵州小镇的孩子肖恩,12岁学编程,14岁发布共享软件,17岁组建团队拿国际大奖。虽然肖恩的成长环境地处偏僻山区,消息闭塞,甚至连个图书馆都没有。但在他的父母看来,只有拥有足够的知识,才有可能走出大山,改写人生。
 
狠心花掉家里大部分积蓄,父母为孩子买了村里的第一台电脑用于学习,并对他说:“这里连图书馆都没有,你的教育就只能靠网络了,时代已经不一样了,我不能再交给你什么东西,全看你自己了。”
 
珍惜学习机会的肖恩,终于发现了世界的辽阔,高考考取了西南交大的计算机专业,大三时,组队去参加 Intel 英特尔杯嵌入式世界大赛,一举成为大赛的黑马,成为了亚太地区的第一名。
 
回顾自己的成长,肖恩说:“是互联网成就了我,更是父母的远见成就了我。”孩子就像一棵树苗,父母赋予怎样的养分,他就会长成什么样。
 
 
最好的教育,其实是眼界教育。有远见的父母,会教给孩子多读书、多学习。那些读过的书,会内化成为人生的一部分,带孩子看到生活的另一面,领会人生不一样的境界,去到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收获了什么。
 
决定一个人最终走到哪里的,往往是他眼睛能够看到的最远的前方。在全社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一个人的成才路径可以有很多条,可以努力刻苦学习提高成绩,考一所理想的大学,也可以扎扎实实掌握一门技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也能匹配到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如果所学的专业恰好是近年IT科技发展的前沿专业技能,那今后可以去到的地方,一定是遥远无止境。
 
加油,每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
(责任编辑:中博IT教育)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0649号